10月29日上午8点,在铜山区无名山公园内,来自国内外的书法名家和彭氏后人二百余人齐聚一堂,开展纪念毛泽东赞彭祖座谈会暨彭城书画院揭牌成立仪式。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是徐州彭祖文化发展中心,承办单位为彭城书画院。铜山区委宣传部、铜山区文联、铜山区商务局、铜山区老干部局、铜山区文化馆、铜山办事处、无名山公园管理处对活动给予全程支持。
参会人员全体肃立,向彭祖像三鞠躬
彭祖文化国际发展协会会长、徐州彭祖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彭长国先生;彭城书画院院长、原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陈思远先生以及参会领导分别致词。
成立仪式上,老年歌唱团的老师们还有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表演团的小艺术家们献上了精彩的歌舞表演。
这边载歌载舞,那边书画家们则泼墨挥毫。彭城书画院院长、原北京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陈思远先生在现场即兴创作。
随着彭城书画院的成立,今后每周六,将在无名山墨香园内开展书画展;每个月最后一周周日,还将在墨香园内开展书画交流活动,有专家现场点评,书画爱好者们可以前往参观。
新闻链接:毛泽东赞彭祖
1952年10月29日,毛泽东到徐州视察。在听取徐州市领导人汇报情况后,毛泽东说:“徐州是个好地方,这是我第二次来了。记得30年前,我从北京到上海,途经徐州,专门看了徐州古迹、市容、城墙,很开眼界。这次来就算旅游吧。” “我们徐州,可是很有看头、很有听头的。”一位市领导介绍起徐州的历史。毛泽东赞扬道:“据史书记载,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把全国九片陆地命名为九州,你们徐州即为一州”,“另外,我们徐州应是养生学的发祥地。尧时有位叫钱(jian)铿的,是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养生学家。尧封他到大彭,也就是徐州市区周围这块地方,建立了大彭国。这位钱(jian)铿就是彭祖,这块土地的开山人物。” 讲古代的历史、传说故事,大概谁也说不过毛泽东。一提到这位历史传说人物,毛泽东风趣地讲了起来:“你们徐州的这位钱(jian)铿可不是简单的人物。据说他是黄帝的后裔,颛顼的玄孙,祝融吴回的孙子,陆终氏的第三子。他的母亲女(女贵)氏是鬼方人。这鬼方是华夏民族西部、北部的强梁外族,也是犬戎、 狁、匈奴的前身。陆终氏和女(女贵)氏的结合,也许是民族和解的结果。传说这位女(女贵)氏分娩时难产,打开两肋,生下六子。大概因为剖腹产留的创伤太重,不久这位母亲就去世了。后来发生了犬戎之乱,钱铿流离西域,受尽磨难,并学会养生之道。据说他在尧帝生命垂危之际,曾进献雉羹,也就是野鸡汤,治好了尧帝的病,因此给尧帝留下很好的印象”;“彭祖为开发这块土地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带头挖井,发明了烹调术,建筑城墙。传说他活了8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长寿之人,还留下了养生著作《彭祖经》;“他建的大彭国,在夏商时期比较强大,后被殷商武丁灭掉。前后存在800年。大彭国灭亡后。彭城后来曾属宋、齐、楚”;“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夫子就非常推崇他。庄子、荀子、吕不韦等都曾论述过他。《史记》中对他有记载,屈原诗歌中也提到过他。大概因为他名气太大了,到了西汉,刘向在《列仙传》中竟把彭祖列入仙界。” 说到这里,毛泽东站起来,向外边示意道:“走,不能光在车上坐而论道,我们出去实地考察一下”,毛泽东从山的东麓登上云龙山。。。。。。
背景资料:
一九五二年毛泽东黄河故道行
1952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毛泽东利用中央批准他休息的时间,出京对山东、河南、平原三省境内的黄河决口泛滥最多、危害最大的河段,进行了现场视察。陪同毛泽东视察的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第一机械部部长黄敬、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和汪东兴等同志。
10月28日下午,毛泽东到达徐州站。徐州市委书记华诚一、市长张立中等人前来迎接。徐州的同志说:事先不知道,没有准备。毛泽东立即说:我就爱听没准备的汇报。全场大笑,一下子缓解了紧张的气氛。在汇报中,毛泽东不断提问,大家感到很亲切,都畅所欲言。毛泽东说:这样好,了解问题比较真实透彻。他还说:这次出来是休息,看看过去黄河故道,它是经过徐州入海的,不想多打扰你们。徐州的同志说:徐州古迹不少,很有看头。大禹治水时,全国划为九州,徐州是其中之一。徐州原名彭城,已有2500多年历史。毛泽东赞扬道:历史上有位养生学家叫钱铿。尧帝生命垂危,他曾进献雉羹,治好了尧帝的病。尧帝封他到彭城,也就是徐州,为徐州办了很多好事,人民都怀念他。他著有《彭祖经》,影响很大,孔子、屈原等都赞美他。还有著名的文臣武将,如刘邦、刘备、朱元璋,西汉的萧何、周勃等都在这里称雄。诗人李白专程到下邳凭吊张良往事,写出了怀张子房名篇……第二天,毛泽东登上众山之首的云龙山,看到因塑有释迦牟尼头像而得名的石佛山,石佛面大耳长,圆眸微笑,环手跌坐,法相庄严,建于北魏时期,毛泽东称之为“国之瑰宝”。大家还看了著名的放鹤亭和许多名家的碑刻诗篇,毛泽东顺口朗颂了几首,大家称赞毛泽东看书多,记性好。随后,大家登上云龙山顶,居高临下,环视全市四周,毛泽东提出那不是咸丰五年(1855年)兰封(今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前的黄河故道吗?大家都称是。毛泽东说:过去黄河流经这里700多年,泥沙淤积很多,夏秋季节常常决口泛滥成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灾难。乾隆皇帝四次前来视察,研究治理黄河问题,由于各种原因,他治不好黄河。现在解放了,人民当家做主,市委应当领导人民,把穿城而过、飞沙刮起的黄河故道治好。要变害为利,山上山下、城市道路两旁都要多栽树,防风固沙,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治理战争创伤,建设好社会主义国家……
编辑 王舰 |